莫言答美分社记者问
- ChocBrxwnie :3
- Jun 18, 2023
- 8 min read
美分社:莫先生你好,我是美联社中国分社记者(以下简称美分社),谢谢你今晚接受我们的采访。
莫言:不客气,很高兴接受贵社的访问,请随便提问。
美分社:您果然是大家风范。(笑)我们都看了您在领奖台上的演说辞,您很谦虚地再三说到您一个讲故事的人,因为讲故事而获得了诺贝尔奖。我读了您的一些书,确实也感到您说故事的技术非常高超。
然而,小说是取材于生活而超越生活的,请问,您的小说在取材于生活这个层面上,到底有多少写实,多少超越呢?您能够大致估计一下吗?
莫言:这个问题嘛(笑),作为一个讲故事的人,正如我在你提到的演说辞中所说,想象力是最重要的。对文学家而言,想象,就是一种创造,比如中国古典名著,聊斋志异,红楼梦,当然基本上是虚构的。我的小说,当然也是虚构居多,现实生活是没有戏剧性的。但是小说必须有。当然,纯粹虚构的东西,是很难从共鸣的角度上打动读者的。因此,他必须走近生活,我笔下的人物,原形都来自于我身边接触的人,应该说,我的每一步小说都是对一个时代的一些人物的艺术性刻画吧。
美分社:请问,您在演说辞地多次提到说书。作为中国的一种古老艺术,说书有一种独特的魅力,您觉得您的作品也是一种说书艺术的传承和发扬吗?比如您提到魔幻现实主义马克斯加西亚对您的影响,而瑞典学院也确实把您获奖理由表述为“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可见,这是对您将“说书”与魔幻主义写作手法结合的一种肯定。请问您怎么看?
莫言:瑞典学院用诺奖来对我的作品的肯定,我表示感激。魔幻现实主义和中国民间故事对我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不过,一个作家如果停留在他的模仿者水平或者某种民间程度上,那么他是绝对不会有创新和发展的。自己的方式,也就是自己的风格很重要。文学就是一种创新,内容和形式的创新,风格的创新。
美分社:好比您在演说辞中所说的“颐指气使,独断专行”?我很难理解在文学创作上进行”颐指气使,独断专行“。作为文学家,对读者的尊重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颐指气使,独断专行难道不会破坏这种尊重读者、感染读者、并与读者亲切交流的阅读气氛吗?
莫言:(笑)这个很难讲了,读者的修养和学识是很重要的一个东西。各种水平的人往往会将一部作品往不同的方向上进行联想。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嘛!读者的心理倾向和作者心理暗示必须有某种程度的契合,作品才能打动人。我的作品,说实话,我的假想读者,都是我所熟悉的人,例如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哥哥、姐姐、姑姑、叔叔、妻子,他们的身份各样,农民、医生、干部、军人等,但是,我们都有一种共同的文化背景,历史背景。我经常是在想象和他们进行对话。当然,他们虽然有共同的文化背景,个性总是千差万别的。而作为作者,为了作品本身的发展方向,为了合乎文学艺术上的效果,也合乎创作思想上的目标,必须在某种程度上颐指气使,有时候,甚至违背一个人物角色或者一种社会环境发展之必然,而进行艺术性的地独断专行吧。
美分社:当然,您是您笔下人物的生杀予夺者嘛。塑造人物,编排故事,当然即要考虑到您要表达的东西,又不能为了表达一种东西而生硬地塑造读者不可接受的人物,或者编读者无法理解的故事。基于生活而创造嘛。比如您花了好几年辛勤笔耕的《蛙》,就是以中国基本国策计划生育为写作背景,一部体裁创新的作品。这是不是您对计划生育政策在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的一种反思呢?例如,你以姑姑退休后陷入亲手杀死2000多个胎儿的痛苦,来作为您对以政治来压迫生命所谓的福柯创造的“生命政治”理论的反省呢?
莫言: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我的《蛙》这部作品,比之我以往的作品,更接近现实。姑姑这个形象,是从很多共产党员形象里提炼出来的。计划生育政策,一方面是政治,另一方面是活生生的生命。也可以说,一方面是理想,一方面是血淋淋的现实。这是一个永远的矛盾。理想要求我们为国家、民族的将来而付出,而现实呢?现实告诉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就是他的全部,未出生的婴儿同样不例外。到底个人和国家的未来,孰轻孰重?是我这部作品要表述的问题。共产主义哲学理论强调奉献。其实这是柏拉图的理论的延伸。从历史长河的角度而言,人都是要死的,个人在这无尽的长河里,不过一瞬间,一滴水而已,而人类的将来,是一种永恒的存在,文学作品,作为一种既侧重个体,但是也侧重所有个体的集合所形成的集体、或者说大个体的艺术形式,自然要从两个方面来考虑问题,而不是夸大其中之一。
美分社:也就是说,您的作品,是介于两种思考之间的,似乎有点类似于不懂声色的“冷文学”吗?我记得冷文学是高行健先生提出的一个概念的。您是不是也主张,文学家,要用笔象历史学家记录历史一样,去描绘人物,书写社会和世界呢?用第三者甚至随时变化第一第二人称,来达到客观的书写人物心灵目的呢?
莫言:从某种角度而言,我同意高行健的思考方式。但是出于同行顾虑,具体我就不做太多评价了。(笑)
美分社:那好。我记得著名文学评论家刘再复教授说过:“高行健的人生的写作状态,是孤岛般的独处。他以个人出发,没有主义,没有世俗的社会归属,无党无派,没有团体,没有山头,甚至没有祖国,只有几个天涯海角和他遥遥相望的朋友。在这些获奖者之中,恐怕也只有他最明白,人一旦落入集体的归属,个人的自由便丧失了。”
而您作为中国作协副主席,共产党员,您的社会归属感和主义是什么样的呢?您所在的团体和身份,对您以作家的不动声色,冷静地刻画时代和人物的态度,有多大影响呢?
莫言:我觉得作为一个作家,环境对他的创作的影响是难免的。不过,这不正是一个作家的创作的意义吗?哪一个作家不会受到他周边的社会、文化、经济环境的影响呢?完全独立于任何思潮、任何主义、任何社会团体的作家是不存在的。
美分社: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共产主义理论、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建设思路与走向、比如说前一段时间的传统文化思潮,以及民间的宪政运动思潮,都对您有所影响呢?
莫言:当然,不能说没有影响的。只是有些影响大,有些影响小而已。一个作家,要准确而冷静地反映一个时代,不可能忽略任何一种思潮对人、对自己、对社会、对世界的影响。如果忽略了,那么他的作品就是残缺的、或者说片面的。任何一部伟大的作品,都应该是某一个社会或者甚至整个人类社会的缩影。无论是虚构还是写实,人的思想的总是那样清晰地表现出来的,
只不过是有些人用音乐、有些人用绘画、有些人用诗歌、有些人用行为艺术等等,如果一个作家不能捕捉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真切切的事情、表达的想法、反映的思潮,那么他就配不上伟大、配不上不朽二字。
美分社:那么,有一个人,曾经用语言和行为,影响了很多人,甚至引起世界的注意,并在被监禁的情况下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对,她的名字叫做昂山素季。我听过她不久前发表的诺贝尔奖获奖演说,尤其是那一句,一个良心犯都太多,很让人感动。我感觉,那一种贯穿其演说的永恒的人道主义力量:自由、宽容、非暴力,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合力之特征。您的一些作品,对暴力和残忍的描写达到十分醒目和让人刺痛的地步,请问,您是不是想借着对暴力的传神到让人反感的描写来达到反对暴力、提倡宽容理性的目的?
莫言:这个时代的特征,应该就是对暴力和战争的反感和厌弃,对自由、宽容和理性这些个逐渐成为主流的的理念的认同。如果一个作家忽略了这个特征,就不能称为当代作家了。魔幻现实主义,也还是现实主义嘛!(笑)
美分社:(笑)既然这个时代的一切都与文学有关。我能不能问一个与文学稍微远一点的话题?我记得您在瑞典德哥尔摩大学说,您不知道有一些作家失去了自由,你也说过,这个社会是言论自由的,谁批评你,都是他的权利。但是您还说过,新闻审查是哪里都有的。批评您个人自然是自由的,批评政府目前在很多国家都不是那么自由。我想作为一个伟大的作家,您应该能够区分言论自由的边界。请问,您看批评个人的自由和批评政府的自由的边界在哪里?一个文学家怎样处理这个问题,才能正确地体现这个时代的个体思想和社会文化的特征呢?
莫言:还是一句老话,文学比政治更美。当然,政治,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也应该是文学的一种题材,而且是非常重要非常深刻的题材。遗憾的是,我还有很多未涉足的疆域在等待我的开垦。但是每一个作家的能力都是有限的,都有其不能尽情涉的空间和领域。但是,文学是永恒的,其永恒的内容之一就是永恒的人性。无论哪一种政治制度,都是人性的综合体现,文学要刻画的,就是这个永恒,而不是某一种政治思想或者制度。
美分社:言下之意,您觉得对目前您所生活之下的中国的政治制度没有进行文学性批评的必要和动机?
莫言:也不尽然。只是作为一个说故事的人,总不免有擅长和不擅长的地方。我擅长的是编故事,让人爱看,而不是其他。离开我的表达空间,也许我还不如一个工程师呢。(笑)
美分社:最后问您一个问题。我记得您在演讲中提到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福克纳的名字,记得提出作家是人类的良心的福克纳在获奖致辞中说过:“我感到这份奖金不是授予我个人而是授予我的工作的”,同样,昂山素季也在获奖致辞中说,“诺贝尔奖让全世界都关注缅甸的民主和人权运动”,而您却说,您因为讲故事而获得了诺贝尔奖。福克纳说,“诗人、作家的责任就是书写这种精神。他们有权力升华人类的心灵,使人类回忆起过去曾经使他无比光荣的东西——勇气、荣誉、希望、自尊、同情、怜悯和牺牲,从而帮助人类生存下去。”,昂山素季也说:“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人们意识到社会福利与人道援助不仅是理想的,而且是必须的。我很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政治犯的命运受到各地人们的广泛关注,民主与人权已经广泛地,甚至是普遍地被认同为一种与生俱来的权利。”而您说:“当众人都哭时,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当哭成为一种表演时,更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请问,您觉得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对您个人的意义重大,还是对鼓励所有以中文创作的文学家们的意义重大,抑或是对整个中国意义更为重大呢?
莫言:这个问题我不好回答了。我在获奖致辞里讲过几个故事,其实我想大家都知道这些故事的含义。一句话,我就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在英文图书分类里,这一类书分类是Fiction。诺贝尔奖算是对我讲故事的一种鼓励吧,为此,我将继续为此类图书增加更为有趣的内容。谢谢。
美分社:谢谢莫先生。
תגובו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