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川普“称王”答友文
- ChocBrxwnie :3
- Feb 22
- 8 min read

一、
David Frum在大西洋月刊发表的引起巨大反响的文章《美国:通往独裁之路》(How to Build an Autocracy)时,川普第一任政府执政才几天。他在文章里说,如果川普要做独裁者,他必须一步步地侵蚀法律,侵蚀言论自由。
而兄台称:川普不是开玩笑,他可是玩真的(称王)。且引用路透社文章说特朗普政府近期对FBI和司法部进行了大规模的人事调整,特别针对那些参与调查2021年1月6日国会山骚乱事件的人员。据报道,至少75名司法部律师和FBI官员已辞职、被解雇或被撤职。
即便这75名司法部律师和FBI官员已辞职、被解雇或被撤职,然后再任命一些“亲川普”的律师和FBI官员,这又能如何?在法律和言论自由面前,这些新的FBI官员和律师又能如何?一旦他们入职,川普又能想让他们做什么就做什么吗?说不定他们一入职就会因为舆论和法律的原因,同样会成为任何独裁者走向独裁的绊脚石,川普无法改变美国的法制传统和几百年来的自由根基。
美国的民主制度的制衡与平衡不是完美的。在对民主的所有批评者中,柏拉图和托克维尔最为著名。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有两个非常著名的比喻,总结了他对民主的极大蔑视。他说:“想象一下,在一艘船上,有一个比任何船员都高大强壮的船长,但他有点耳聋,视力也有点虚弱,他的航海知识并不多。水手们就操舵问题争吵——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有权操舵,尽管他从未学过航海术,也不知道是谁教他的,什么时候学的,而且说航海术无法教,谁不同意就把他砍成碎片。他们围在船长周围,恳求他把舵交给他们。如果别人更讨人喜欢他们会杀死那个人将他扔到海里。他们用饮料或麻醉剂麻痹这个高贵船长的感官,然后叛变控制这艘船并让商店免费;他们的同党,巧妙地帮助他们通过武力或说服将船从船长手中夺走,他们称船长为废物;但真正的有资格指挥一艘船的舵手必须注意年份、季节、天空、星星和风,以及其他一些航海术。而处于叛乱状态的船只上,真正的领航员将被叛变的水手称为浪子、观星者、废物。”
我们可以说拜登就有点像那个老船长,而川普就是“篡位成功的”现任船长,他利用美国现在社交媒体抖音、推特这些东西鼓吹起来的民粹情绪,把传统媒体妖魔化、现有体系“deepstate”化,成功地利用了美国人博大的宽容精神,(川普有案在身,比如性骚扰封口案,这样的人可以得到美国人的谅解并支持,可见美国人内心的善良本质。尤其是这次谷仓刺杀案,更让很多善良的美国感动不已。)再次当选“船长”。
这个船长比喻我觉得是很好的,正如描写林肯总统的著名诗歌就是沃尔特·惠特曼的《哦,船长!我的船长!》(O Captain! My Captain!)。
也许总统在许多美国人的心里,确实就是一个船长身份,但这毕竟是文艺创作,好比中国的“大海航行靠舵手”一样。现代社会结构庞大,分工极为繁复,无论是船长还是舵手,他们都无法靠一人之力控制整个社会。世界上没有无喽罗的势力,他必须一个官僚机构来执行他的指令,并在这些指令的执行碰到障碍时,需要用司法和立法工具来清除它。川普如此,习近平也是如此。但是我们两个国家的政治体制和人民的价值观决定了有同样想法的他们会得到截然不同的结果。
柏拉图的另一个著名的类比描述了大众的状态,他说:“假定一个人在看管一个野兽,他会研究它的情绪和需求,什么时候可以接近和处理它,它什么时候以及为什么特别野蛮或温和,它发出的不同声音意味着什么,以及用什么语气来安抚或惹恼它。所有这一切,他都可能通过长期的经验而学习,然后称其为科学,并将其简化为一个系统并进行教授。但他不会真正知道这个动物的品味和欲望中的哪些是可敬的或可耻的,是好的还是坏的,是对的还是错的。他会简单地根据它的反应来使用这些术语,把它高兴的就是好的,把它惹恼的就是坏的。”
川普团队很会调动人民的激情,把握民众心态,这是民粹主义的特征之一。柏拉图对民粹性质的民主的批评是鞭辟入里的(古希腊的全部公民参与的直接民主制弊端自然众多)。
民粹主义的后果,就是人们最为担心的多数人的暴政,托克维尔在批评美国的民主制度时说:“在我看来,美国目前民主制度的主要弊端并不像欧洲常说的那样,源于它们的软弱,而是源于它们压倒性的力量;我对那个国家的过度自由并不感到震惊,而是对存在的反对暴政的非常不充分的保障感到震惊。”
“当个人在美国受到委屈时,他可以向谁伸冤?如果向舆论申诉,舆论是多数人的意见;如果向立法机关申诉,它也代表多数,并且服从多数;如果向行政权力申诉,它是由多数人任命的,且是一个被动的工具;军队是的多数人的武装;陪审团是多数人大代表,审理司法案件;在某些国家,甚至法官也是由多数选举产生的。无论它多么邪恶或荒谬,你都必须尽可能地服从它。”
显然,托克维尔担心制度化结构会助长暴政。但第二任川普政府试图用任人唯亲来腐蚀这个制度的野心会成功吗?
麦迪逊在《联邦党人文集》第十篇中认为:“防止多个权力逐渐集中在同一部门的最大机制在于,赋予管理每个部门的人必要的宪法手段和个人动机,以抵抗其他部门的侵犯。与所有其他情况一样,在这方面的防御措施必须与受到攻击的危险相称。必须有野心来抵消野心。”(麦迪逊的名言----必须用野心来抵消野心。) “人的利益必须与该地方的宪法权利相关联。这也许是对人性的一种反思,这些设施是控制政府滥用职权所必需的。”
他另一句名言是:“如果人是天使,就不需要政府了。”建立一个人治人的政府,最大的困难在于:首先要让政府控制被统治者;其次,它必须控制自己。对人民的依赖无疑是对政府的主要控制方法,但经验告诉人类必须采取辅助的预防措施。
美国人的充分自由保证了他们追求个人野心的合法性,且不受到任何统治者的控制,也就是说,他们甘愿或被迫成为喽啰的可能性会有,但是绝对比独裁专制的国家要少很多倍。例如,如果川普要求某一个FBI官员去做违法的事情,这个官员会去做吗?很大可能不会,他甚至反而会把这个事情抖露到公众面前,尤其是在网络渗透到人们生活各个方面的今天,如果他这样做,也许失去这个工作机会,但却会赢得极大舆论影响,从而获得巨大的经济和名誉收入。
美国人不是天使,这个制度也不是为天使们设计的,而是为普通七情六欲的凡人设计的,这些凡人有野心、有物欲、也有精神信念、甚至信仰、或者说价值观与原则是非道德观。
所以,目前美国尽管民粹意味渐浓,但是美国毕竟是贵族制度与民主制度结合的精英代议制民主,正如电影《十二怒汉》所反映的美国精神。也许他们会做沉默的大多数,也许他们还会上当受骗助纣为虐,但是,在宪法的人身保护令(Writ of Habeas Corpus)的强大保护之下,总有某个不甘浑浑噩噩的人会像那个八号陪审员那样,站出来提出自己的反对意见,提出“合理的质疑”,而不会被其他11个陪审员给“多数人暴政”了。
我相信,在美国,这样的8号陪审员是很多的。良知、责任感、纪律心、信仰,毕竟在哪怕是最平凡的人上,我们也可以看到,何况美国人享受着世界上最丰富的物质环境、最自由的社会环境,接受着世界上最先进的教育。
所以,我觉得美国在川普administration下落入多数人暴政的可能性基本为零,川普成为僭主的可能性也等于零。
二、
白宫用king来描述川普,甚至川普自称king,都让中国人感到不适,但这是一个巨大文化差异所致。
在英伦传统里,king(国王)和emperor(皇帝)这两个词的内涵是大不一样的,国王,例如我们在莎士比亚戏剧里看到的理查二、三世(英国著名的玫瑰战争),还有亨利五世(英法百年战争)都告诉我们,这个国王,不是古罗马、甚至中国古代的皇帝,他们虽然维高至尊,但是他们并不能生杀予夺为所欲为,他们有大宪章(Magna Carta)的制约,“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贵族和民众享受相当的自由权利,国王不能像中国皇帝那样,任意征税让自己挥霍。不但如此,在战争时代,他们还要身先士卒,自己投入战斗,否则就会失去一个国王、一个统领者的威信和声望而被民众唾弃。例如理查三世就在对亨利七世的决战中失去战马,步行作战,长叹“我宁愿用一个国家来换一匹战马”,最后被杀。而莎翁笔下的亨利五世则在战场上身先士卒,并留下鼓舞士气的千古名篇后率领由贵族平民组成的精兵在圣克里斯大胜法国:
“We few, we happy few, we band of brothers;
For he to-day that sheds his blood with me
Shall be my brother; be he ne'er so vile,
This day shall gentle his condition;
And gentlemen now a-bed shall think themselves accursed they were not here,
And hold their manhoods cheap whiles any speaks
That fought with us upon Saint Crispin's day.”
(斯皮尔伯格和汤姆汉克斯执导的精彩二战电视剧,名字就是这个band of brothers,《兄弟连》也是原书名)
不但国王和贵族都要和士兵们一样加入战斗,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的伊丽莎白一世女王,也喟叹自己虽女儿身不能上战场身先士卒,但也要亲临前线,同样用著名的阵地演讲鼓励士气,从而天时地利人和战胜强敌。她的演讲摘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一下作为英国国王的身份的意义:
亲爱的人民,
一些人出于对我安全的关心,劝告我们在面对武装力量时要小心,以防背叛;但我向你们保证,我并不想活在怀疑自己忠诚爱戴的人民的阴影下。让暴君去害怕吧。我一直以这样的方式行事,在上帝的庇佑下,我将我最大的力量和保障寄托在我的人民的忠诚和善意之上。所以,正如你们所见,我来到了你们中间,不是为了娱乐和消遣,而是决心在这场战斗的最前线,与你们一起生死,献出我的荣誉和血液,甚至是我的生命。我知道,我有一副软弱而脆弱的身体;但我有国王的心和胃,而是英格兰国王的心和胃;我认为,西班牙的帕尔马或其他任何欧洲的国王,不该胆敢侵犯我的国土;而为了防止任何耻辱降临,我自己将会拿起武器;我自己将成为你们的将军,评判者和战场上每一位勇士的奖励者,我将和你们一起生死。”
尤其是这一句:“I have the heart and stomach of a king, and of a king of England too.“让人感动至深。
这些国王女王们,树立了一个英国国王并非高高在上、而是要与人民并肩作战的传统。所以,像伊丽莎白二世的父亲乔治六世、伊丽莎白二世与其丈夫菲利普亲王、现任国王查尔斯三世,虽然因为现代战争的残酷性,未能亲自参与一战二战,但他们都有过军队服役的历史,并以此为荣。而且他们也知道,在立宪君主制下,国王没有什么实际政治权利,带来的只能是尊严而已。而尊严需要什么?品德、言行、纪律等等,所以皇室丑闻在英国往往会引起舆论的轰动。
在英伦文化里,国王是荣誉、品德、勇气的象征,胜过是地位和权力的象征。而美国不过大西洋彼岸的英格兰而已。
美国虽然不是君主立宪制度,总统手中有不少实权(局限于行政权力),但是他们不能干预立法司法,尤其是税收和开支,而且,他们还有强大的党派系统,有白宫幕僚团队做他幕后角色,美国总统与英国国王相去不太远,与独裁者不可同日而语。
川普无非就是上台再表演四年,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而已。然后,美国还是那个自由富足的美国。
2025/2/22 墨尔本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