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自由一旦失去,便永不再来--读《动物庄园》

  • Writer: ChocBrxwnie :3
    ChocBrxwnie :3
  • Mar 6, 2022
  • 3 min read

Updated: Mar 8, 2022

概要:Freedom once gone, is gone forever


文、欧阳京

被时代杂志评为世界百佳小说的《Animal Farm》,中文译名为《动物庄园》,篇幅很短,那天我在路边石凳上一边等人,一边在手机上看完了它的英文版。 与George Orwell的另外一部名篇--《1984》相比,《动物庄园》总体说来轻松活泼,没有那么恐怖,也没有那么阴沉。故事叙述得也客观冷静,没有《1984》那么多的意识流,因此读起来比较愉快。 现在回忆起来,《动物庄园》让我感触最深的一个场景,不是伟大的革命战士猪Snowball大战庄园主,也不是老谋深算的领袖猪Napoleon主持公审破坏和谐庄园社会的母鸡,更不是为建设美好庄园而任劳任怨的公马Boxer的死去,而是小说最后猪群和人群在酒桌上狂欢的情景。在那里,猪群作为动物庄园的统治阶级,在Napoleon的率领下,和邻近庄园的人类统治者举杯共庆经济、政治和文化合作的协议的圆满达成--“哪些是猪脸,哪些是人脸,已经无从分辨。” 这种结尾,显然表达了George Orwell的悲观和信心的缺乏。前苏联的解体,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纷纷垮台,在伟大的预言家(寓言家?)George Orwell那里,始终没有任何暗示。《1984》结尾的悲观是人类沉重的心灵,《动物庄园》结尾的悲观则是兽类纷乱的扑腾,而作者的悲观却是同样的――自由一旦失去,就永不再来(Freedom once lost, is lost forever)。 当然,和《动物庄园》的“解放前”情况相比,那时的自由是程度的问题。庄园主人Mr. Jones好酒贪睡,为动物们结社和集会甚至串联都留下了相当的自由空间。从理论上分析,只要私有制存在,“剥削”总是要存在的,如果所有的产出全部供动物们消费,没有丝毫利润可言,整个庄园的破产是毫无疑问的。动物们在辛勤劳作之余,有时间学习和分析阶级剥削的理论,并总结只有出武装夺权实现公有制才是动物阶级得到真正的、彻底的自由的唯一途径这一伟大的革命理论。 显然,在这种理论的支持下,革命成功的动物们终于解放了生产力,庄园建设的步伐超越了历史,成果是可喜的,阶级斗争理论得到了实践的证明。既然一切都已经被证明是政治正确的,那么思考根本没有了意义。只要按照伟大的导师Napoleon指定的方向前进,就是符合多数动物的利益的,对追求效率最高化的庄园而言,自由就是多余的了。如果自由不再需要,平等的问题就显得日益迫切起来,所以动物庄园里就有了这句名言――“所有的动物都是平等的,只是一些动物比别的动物更平等。” 先进的理论一旦形成,主权和稳定问题就显得额外重要。《1984》中,刻在真理部大楼上的大字报“战争就是和平”,就是这种理论不可或缺的部分,其份量与“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相当,其核心价值就是“奴役就是自由”,极权专制对世界文明只剩下嘲讽――思考是可笑的,所有的思考都比不上“历史的选择”。 人类庄园也需要动物庄园的出口产品,从商品交换到价值交换,只有一步之遥。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朋友和敌人,猪脸和人脸本来相去不远,所以动物庄园也好,人类庄园也好,结成强大联盟的邪恶将分散而混乱的良知拉下水,然而,对于被利益集团所绑架的动物们来说,这却意味着:自由一旦失去,就永不再来了。

Comments


Post: Blog2 Post

©2022 by Train of thoughts.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