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界的美,与你密切相关
- ChocBrxwnie :3
- Mar 8, 2022
- 5 min read

近日瞎忙,胡乱读书,只字未写,对不起“笔耕不辍”这个成语。
周日从雪山回来,累得倒头就睡,第二日凌晨赶早班,在小站候车,看见荡德农山上日出,美丽的霞光辉映着满天的云彩,竟是难得一见的冬日清晨。车到里奇蒙,再瞥见整个墨尔本城沐浴在冬日暖阳里,心里不由得升起一种甜蜜的感觉。

一直喜欢日出日落,这也算是热衷野营的一个原因。无论是海边,山里,河畔,只要有机会,就会对着那我们平时忙得无暇顾及的片刻光阴,难免沉思默想。
面对这难以言传的美丽 ,诗人也许会雅兴大发,文学家也许会搜肠刮肚寻找辞章,摄影家们,自然要赞不绝口,猛按快门。可是仔细想来,这美丽究竟与我等何干?
前日看电影挪亚方舟,挪亚受启示,说上帝后悔创造了人类,不忍目睹人间妖孽丛生,罪恶遍地,因此要借他之手灭绝人类。然而,“原教旨主义者”却反抗说,上帝按照他们的影像造人,就是要人类代理其事物,好也好,歹也好,总之人有了天赐的自由和理性,将在外,君命有所不从。既然神造人如此,那么人怎么干,都是理所当然,否则,你何必当初呢?如果你只想我为善而不为恶,何不一开始就输入“为善不为恶”程序,且不要把知识善恶树,放在那园中、人面前来引诱我。如此,则世界何至于这样不堪呢?
这种争辩,自然是无懈可击的。所以,人的理性和自由,不可避免地引向人性本私。从一生下来,人就只有两个目的,保全生命和追求快乐。
发明超人哲学的尼采无比嘲讽地说,道德是可怜虫的庇护所。不要谢我四年不杀之恩,如果不是担心后果严重,杀你n次的心都有。
然而,挪亚举起的尖刀,哪怕有上帝为之背书,也究竟还是没有落下。面对那无辜而美丽双胞胎女婴,油然而生的怜爱,恐怕铁石心肠也抵挡不住吧?
我一直以为,连爱也是自私的。男女之情自不待言,连所谓最为无私的父母之爱,也不过因为孩子是“自己”的,父母才舍得呕心沥血。归根结蒂,还不是为己?
私欲是人类进步的动力。发明洗衣机的人,可不是因为怜悯那些双手冻得通红的洗衣妇,而是为了利润;莫扎特创作无数杰作,也不是为了满足大家耳目声色之欲,而是自我实现;巴尔扎克写人间喜剧之前,为了生活,也不得不写写下流小说,写不同的东西,占领不同的市场而已;有人热衷慈善,也不过是因为他知道施予比接受更能带来快乐......
在这个星球上,谁要说什么谁比谁更高尚,这人无非就是岳不群二世。乌龟莫笑鳖,都在泥里歇。翻译成英语就是it is the pot calling kettle black。
如果这世界上本无君子小人之分,人品高下之别,无论你是功成名就,万众瞩目,交口称赞,还是庸庸碌碌,默默无闻,被人不屑一顾,又有什么区别吗?
当我看到这墨尔本的日出日落,心里升起些小小的、卑微的幸福,和独夫民贼老毛脚踏血染的娄山关,大书“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的巨大快意,差异何在哉?
世界是美的,有时候美的让人心碎。云端里洁白的雪山、大雪初晴蔚蓝的天空、镜面一样的湖泊、辽阔无边的大海......热爱徒步穿越的驴友,行至天高地迥,物我两忘之处,少不得遭受灵魂的几番洗涤,心灵脆弱者,不免要碎了一地。
而人类也是美的。我无法设想这世界没有贝多芬莫扎特巴赫的音乐、莫奈梵高的绘画、米开朗琪罗罗丹的雕塑、雨果奥斯丁海明威的小说、杜甫李白但丁雪莱的诗歌、柏拉图笛卡尔的哲学、莎士比亚关汉卿的戏剧.....
尽管他们的创造均源自于一个自私的目的。但万物不都如此吗?苹果就是为了让动物吃了,才长得那样娇艳欲滴,种子四布,它才能传播繁衍。牲畜病弱者若没有猛兽捕猎,势必物种退化,最后灭绝。同样,人类若没有竞赛与争战,必然人种退化,或者像埃及的法老村,由于近亲繁殖,最后歪瓜劣枣遍地,灭绝指日可待。
人虽自私,但神用六天时间为人预备了一切,最后才把人迟迟创造。所以,无法否认人的确是这世界的目的。如果没有了人,那些音乐、绘画、雕塑、诗歌、小说、戏剧、哲学等等一切,均毫无意义。
更不用说那些共长天一色的秋水,与孤鶩齐飞的落霞,那眉峰聚的山,眼波横的浪,那黯然傷神的西风,那带给人无穷希望的虹,那林海,那冰原,那大漠长沙,那戈壁绿洲,那辽阔草原.....
这一切的一切,这一草木的乾坤,一花朵的世界,均是为了你而存在。所以,这世界的美丽,与你密切相关。
既然如此,你尽管去自私自利,只是你没有任何理由不去善待这世界的一切,身边每个人,每个活物,身边的一草一木。这世界无时不在将美丽呈现于你,你有何理由不努力,为人为己,以人作为万物之灵的尊荣去创造美呢?
记得前些天,为了劝说一个不愿生小孩的朋友,我挖空心思,翻出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一首:
From fairest creatures we desire increase,
That thereby beauty's rose might never die,
But as the riper should by time decease,
His tender heir might bear his memory:
But thou, contracted to thine own bright eyes,
Feed'st thy light's flame with self-substantial fuel,
Making a famine where abundance lies,
Thyself thy foe, to thy sweet self too cruel.
Thou that art now the world's fresh ornament
And only herald to the gaudy spring,
Within thine own bud buriest thy content
And, tender churl, makest waste in niggarding.
Pity the world, or else this glutton be,
To eat the world's due, by the grave and thee.
这是莎士比亚劝朋友结婚生子以延续其美丽的篇章,王道余的翻译,虽然有点偏题,但也聊备一格。
造物既标致,众盼其增殖,
美丽如玫瑰,得以永不逝,
万物成熟时,衰败亦有期,
娇柔有后嗣,存留其记忆;
君眼自明丽,君乃不旁视,
君有光亮焰,饲之唯自体,
物产丰茂地,君乃造馑饥,
君以君为敌,残酷待自己。
当世唯有此,装点鲜又奇,
报绚烂春光,使者亦唯一,
风华与经纶,惜埋花蕾里,
谦谦小气鬼,因吝啬废弃。
君当怜世界,或作自恋癖,
世界应得之,君坟共吞噬。
人的繁衍,需将那配得上这美丽的世界的品格、涵养、知识、创造力代代相传,才真不愧这万物之灵的尊称。因为这世界的美丽,不但与你密切有关,而且就是因为你。
那日,怀着这些离奇的念头,眼中看惯了的雅拉河,竟然显得无比柔美。那个爽亮的清晨、温暖的冬日、还有火车上那个埋头看书几乎让我错过换车的的棕发女郎、以及悉尼的朋友在微信上发来的那绝美的晚霞照片,让这念头如此真实,如此可信。
Comenta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