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上搬来了很多印度邻居,每到了印度的重大节日,Diwali,他们就会在屋前屋后装上很多灯。Diwali就是“一排排光”的意思,意味着光明胜过黑暗,善胜过恶,对印度人、锡克人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宗教意义,所以,每到这个节日,他们就穿上民族服装,男人是单色的长袍,女人则是艳丽的长裙,走亲访友共同庆祝。街上因此也停满了车。
说到节日,我们中国人来到澳大利亚后,基本上都失去了过节的习惯,春节都常常被忘记,更不用提元宵、中秋、端午、清明这些节日了。而我们在中国时时候,尤其是小时候,过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一到放寒假,基本上就开始数还有多少天过年。
而且,过年前还有一个小年,小年是腊月廿四,记得这个日子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父母必须在小年之前年货采办完备,晚了很多东西就买不到了,因为大家都在准备回去过年。
那时候过年还有仪式感。比如除夕大扫除,有除旧岁的意思,除夕守年夜,不过12点父母是不会让我们睡觉的,所以除夕年饭之后,大家都围着火炉看春节联欢晚会,父亲和我们最爱看的节目是相声和小品,毕竟除夕夜一家人在一起欢笑,难道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吗?至于收红包,我的印象倒是其次,父母平时为我们吃穿用度读书,花了那么多钱,过年的红包不过是象征性的,几张崭新的一元或者两元人民币钞票,它们是父亲每年都要特地从银行或者什么地方换来的,放在红包里,结结实实,整整齐齐,看着很有一种安心的感觉,甚至有舍不得花出去的味道。
从初一开始,春节拜年是重头戏,规矩是初一给父母拜年,也就是我们给爷爷奶奶拜年。初二,则是女婿陪女儿回娘家给父母拜年,当然,如果住的远,这个日子会稍微推迟。但初三初四,一般都是给就住附近伯伯、叔叔拜年,那时候人们的流动性不强,亲戚们尤其是父亲的家族,基本上都就是本村邻村,而嫁出去的姑姑,往往会远一点,所以也就在按照辈分排序拜年时要排在后面。一般都会排在母亲那边的亲戚、尤其是舅舅之后,因为俗话说,娘亲舅大。而姨妈作为母亲的姐妹,一般也不和外公外婆住在一起,往往是长辈里最后拜的。
拜年,其实就是亲人们见面互相祝福,然后非常有规矩地把糖果点心摆上八仙桌,泡上红枣茶,大家按辈分长序分别就坐,上座、客座、陪坐,大人小孩谁可坐谁坐哪里,马虎不得,坐好后大家大家悠闲地一边喝茶吃糖果点心,一边聊起一年的大事小事,直到午饭大餐备好,各式各样平时很少吃到的东西,例如神仙肉、大鲤鱼、肉丸鱼丸、酱鸭板鸭、腊肠、各种补料炖鸡等等菜式,分别用合适的头品碗、二品碗、碟子等依次按主客方位摆上,丰丰富富的一满桌子,大人们喝酒助兴,孩子们也放开肠胃大吃一顿,然后才在亲戚的竭力挽留下告谢,孩子们领下肯定要有的红包,大人们许诺着节日的回访,在送行鞭炮声中,依依不舍地道别而去。
亲戚拜完后,基本上就初七初八了,很多单位都开始上班,这个时候,父母亲往往是上下班时顺便给同事、朋友、领导中的长辈拜年了,与我们无关,我们就等着元宵节舞龙灯。
关于舞龙灯也有很多仪式,例如新龙老龙,龙子龙孙,秩序、排场大小,什么时候开始, 老龙还出不出去,等等,都是需要村里的老人们商议的大事。一旦决定,就是各种准备,例如选拔舞龙队员,鱼灯队员(虾、蟹、蚌壳形状的灯,被人举着)、彩灯队员(各种装扮的戏剧角色,生旦净末丑都有),蜂拥在龙队前后左右,浩浩荡荡地走村串户。因为很多村都有龙,家家户户到了元宵节将近,几乎整天都在接待舞龙队。一旦龙进了村,村前村后鞭炮声不绝于耳,甚至震天响,更有嫌不热闹的,还会放起彩炮烟花,加上舞龙队往往要配置的锣鼓唢呐钹铙,敲得致致密密,吹得震天响,那时候,用沸腾二字来形容节日气氛是贴切不过了。最为让人激动的,莫过于两支舞龙队碰巧在一个村里相遇,传统上,那就是必须要用一场舞龙比赛来决定胜负了,俗话所说的狭路相逢勇者胜,不过,那时的舞龙比赛,也没有评委,无非凭观众的喝彩和鞭炮声的密集程度来判断。当双方全部换上年轻力壮的男子,尤其是舞龙头的必须是最有力量和技巧的一个,然后龙头相对,在禾场上,甚至大路上对舞。看谁舞的最好(最圆)、最持久。舞龙,显然是个力气活,因为龙头是木头和布、彩纸做成,尺寸较大,所以很有分量,舞者需要力量。舞龙也需要技巧,龙头带着很多队员把持的龙躯,每一节龙躯之间是彩布做成,龙头舞起来,才带动持后节龙躯的队员,然后一节一节传下去,一条几十节的龙才能整体上下翻滚,形成一个呈螺旋状前行的龙,而这个螺旋状的龙是否浑圆,速度是否足够保持这个形状,以及能够保持多久,就是观众判断输赢的关键。有好事的,准备足够的鞭炮,如果鞭炮声不停,舞龙是不能歇的,这对队员的耐力也是极大的挑战,基本上,不能持久的就败下阵来,除了这个比赛,就只能“打道回府”、退出此村,而舞龙的规矩是绝不走回头路和重复路的,这个退出当然是很大的耻辱。
元宵节晚上,是舞龙的最高潮,因为那时叫做“回本府”,即哪一村的龙回到自己村里受家家户户的接待,因为都是邻居、亲戚,知己知彼的熟人,所以在排场上,例如鞭炮的数量、规格、红包的大小上,都是非常有讲究,不能显得小气,但也不能争强好胜,大家基本上心里都有一杆秤,不能与声望、地位、辈分等超出自己的去竞争实力,总之,龙队的领队也对这些了如指掌,在高声庆贺、祝福和感激接待人家时用词、语气、态度都会把握分寸,既不让人觉得没有受到足够的、相应的重视,也不让人觉得有阿谀奉承的意味,以免落下讥讽嫌疑。
元宵节12点后,就是所谓的“出节”,那时,舞了几天的龙,如果没有损坏,就会保藏起来,明年成了“龙父”,和龙子龙孙出行,而如果损坏较大,就要用火烧去。那时节,各村鞭炮不断,大多就是在把舞龙的用品,损坏的龙、鱼灯、彩灯等道具烧掉,一面放鞭炮庆贺,然后每人跳过火堆,头也不回地回家。
这样,春节才算真正结束了。可见,处处都是仪式,虽然现在回忆起来,有些仪式的有些多余、没有什么意思,甚至可笑的,但是在毫无仪式感的今天,那些多余的、啰嗦的、甚至可笑的东西,难道不多少让人怀念吗?
现在的农村,拜年的习俗还在,但是与以前已经大不相同了。首先是因为人的流动性大了,亲戚们分布在全国各个角落,所以,大家都用微信拜年,无非发个喜庆图片,说几句恭喜发财、全家幸福等吉祥话,当然,还有微信红包。但与我们小时候上门拜年的感觉不能同日而语了,那时,亲人们一年没有见面,对大人们而言,家长里短是聊不尽的话题,对孩子们而言,则是大大小小年龄相仿的表哥表妹,即陌生又亲密、即熟悉又好奇,那种感觉,好像几十年后还记得:哦,我的某某表妹、堂弟,现在如何如何了,那时候我们过年在一起放冲天炮,丢雷炮到鱼塘里炸水花,做自制烟花在禾场上引起硝烟和笑声阵阵,真是快活啊。
再者,现在农村基本上也没有青壮年了,大家都出去打工、赚钱去了,舞龙这种大事情,恐怕是难得凑足人手,也没人还有兴趣。虽然年夜饭照吃,春节联欢晚会照看,元宵节照过,但仪式感、庄重性、甚至不可改变的神圣性,几乎都一一失去了。
很多西方人还保持着圣诞节的仪式,例如,我邻居几对独居的老夫妇,12月初就开始慢慢布置前院的灯饰,一家比一家五彩斑斓、一家比一家辉煌壮观,有流动的瀑布灯、闪烁的星形灯、散发式的条形灯,还有圣诞老人,也有西方绘画场景最常见的耶稣一家雕像图形用灯装饰烘托,随着LED彩灯越来越便宜,变化越来越丰富,灯备竞赛越演越烈,我们街道这几家老人的房子,成了路人驻足欣赏的风景点,甚至有人驾车前来观赏,虽然没有墨尔本某一个以圣诞灯饰闻名遐迩的街区一样,每年人山人海,但也算小有名气,以至于我天黑时分,都不由得稍微停留欣赏。
而我们就因为忙着工作、孩子的学习、假期计划,没有什么心思去安排这样的增加圣诞气氛和节日感的事情,甚至,因为我们在这里除了家人没有其他亲人,西人必须的圣诞大家庭聚餐都免了。因为我们连春节都没有安排全家人吃年饭的习惯了,何况这个并没有什么传统依据的圣诞节呢?
记得我小时,父母亲对春节的年饭是很有讲究的,吃什么都有说法,比如除夕上一道鱼,但是不能吃,要留到初一,象征着年年有余(鱼)。初一早上全家人起来要吃一道茶,红枣蜜茶,叫做甜甜蜜蜜红红火火,等等,我不全然记得,大概他们也是从爷爷奶奶那一辈继承来的习惯。尽管我们孩子对那些仪式不以为然,但无非逢年过节依着大人,大家互相让彼此开心,加上红枣蜜茶也停好吃,各种补品炖鸡确实也香,所以,也就随意了。但是,因为这些不以为然,我们把父辈这些仪式感都抛弃了,现在,我们的孩子也绝不会吃到那些有一定仪式意味的东西,尽管红包还是当作礼物发放,过节的气氛也就随之一去不复返了。
看到那些印度人在重要节日穿上民族服装,想起日本姑娘在学校“和谐日”穿上漂亮的和服,作为汉族人,我们也基本上没有民族服装可言。旗袍马褂是满族的,看到人穿上它们,我就想起几百年满族人对汉人的残酷奴役,被强行加上的猪尾巴、秃头的丑陋发型(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所以我是绝对不会把旗袍马褂当作民族服装的。汉服,又因失去的年代过久,也被我们淡忘了,强行捡起来多少有点与历史脱节,所以,我们现在也失去了民族服装这最后的一点仪式感。
但仪式感毕竟是一种历史感,因为它们是祖辈们流传下来的,放弃仪式感,其实就是一种对历史的放弃。说实在的,我们中国人的历史太悲催了,有时候放弃是一种试图忘记那些悲催的不自觉行为。父母辈的那些“年年有鱼”,“团团圆圆”,“甜甜蜜蜜”是一种美好的向往,但这种向往何尝不代表一种贫乏呢?一个富足、和平的民族,哪里需要去为有余、甜蜜和团圆祭祀性地祈祷呢?他们从来就不为这些担心。我们现在放弃这些仪式性的自我祝福,不也就是因为根本就不再为这些担忧了啊。
尽管那些仪式,多少让我怀念起从小艰难爱护、幸苦抚养、不遗余力帮衬我们的父母,有时甚至有子欲养而亲不在的伤感,也尽管知道自己不再坚持那些仪式,会让自己的儿女的成长过程中,失去一些有趣的、甚至可以有益的成分,但我们还是随着历史的逐渐非仪式化、简单化、甚至可以说随意化,慢慢地习惯了这种自由散漫的生活,没有仪式来约束我们,没有忌讳和习惯来告诉我们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甚至,我们已经不知道自己作为某个特定的民族,在某个具有文化意义的时候,该做点什么以彰显这种文化,例如端午节划龙舟纪念投汨罗江而死的屈原,寒食清明纪念祖辈和古人,那么我们到底还需要不要民族文化认同呢?民族文化认同又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呢?除了使用汉字、说汉语,还有什么文化上的东西呢?道德经、庄子、唐诗宋词、四书五经,到底又代表什么文化内涵呢?这种文化内涵对我们的生活又会起到什么作用呢?
印度人过Diwali节,名义上庆祝光明胜过黑暗,善胜过恶,最后也不过是亲戚朋友互访送礼聚餐,与西方人过圣诞节吃圣诞大餐一样。文化最终落实到的,还是家人朋友的幸福、喜悦、安康。我想,儿时父母的那些仪式,也不外乎包含着对家人亲戚朋友家庭幸福、生活趣味、内心平安的祝愿吧?那么现在的仪式感和那时候的仪式感,甚至没仪式感,又有什么分别呢?
说实在的,舞龙和赛龙舟,与今天的体育项目如足球和皮划艇比起来,锻炼技巧、力量以及观赏性,都不可同日而语,他们注定是要被追求更多更好的现代人所忘却。年夜饭和过年的美食,比起如今随时随地可以吃到的好东西也更是差太大。传统的服饰,无论从哪角度来看,都不如现代服饰舒适实用方便美观,注定要会被慢慢淘汰进博物馆。而文化思想呢,民族性的东西和世界性的东西交锋,好东西互相结合流传下去,差的东西必然会被摈弃,慢慢就再没有什么民族的概念了。当西方谈多元文化的时候,大部分人都在谈论一个事情,即吃饭穿衣可以是民族特色的,但行为规范道德观念却必须是个人自由、机会平等、政治民主、宗教文化宽容,尤其是最后一点是最重要的,没有宽容,谈何尊重?没有尊重谈何自由平等?宗教文化宽容就是承认每个人的灵魂都是一样的值得尊重的,尽管身体上、知识上,因为成长环境和经历的关系,千差万别,但每一个人的灵魂是绝对平等的。
如果我们把那些仪式剥除,民族性的东西真的所剩无几。所以,我们中国人,无论是海外的,还是国内的,慢慢在民族性上和世界融为一体,正如美国那个民族大熔炉一样,没有什么美国民族,也许人种的区别永远会保留下去,但所谓的民族文化,尽管不会完全消失,但是在我们生活里的分量,慢慢在变小,小到最后只是淡淡的回忆而已。
Komment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