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自由的代价

  • Writer: ChocBrxwnie :3
    ChocBrxwnie :3
  • Mar 6, 2022
  • 6 min read

Updated: May 4, 2022



概要:只有没有什么可以束缚你的心灵的时候,你才是完全自由的。这种时候,往往意味着孤独。孤独,是自由的代价。

九月,春天来了。 在办公室里,看着巨大的落地玻璃窗外:西边是青黑的荡徳农山、墨尔本最驰名的板球竞技场、建于1888年的王子大桥;南边是澳大利亚第一高建筑尤利卡塔和车水马龙的王冠赌场;眼底下,女王大桥和国王大桥跨过波光粼粼的雅拉河,汇入澳大利亚第一号公路----连接悉尼和阿德莱德全长两千公里的的王子高速;再不远处就是大海、波澜不惊的菲利普湾...... 偶尔,有直升机从窗外掠过,停泊在雅拉河中,轰隆的引擎声音,隐隐可闻;开往墨尔本最古老火车站弗林德斯的火车,与雅拉河上成群的海鸥一样,静悄悄地滑翔而过。两岸高楼中的上班族们,纷纷趁着午间休息,从密封的工作间流出,洒满在阳光下的草地上。 午餐后在雅拉河两岸的风景中漫步,已经成了我多年的习惯。穿过弗林德斯大街,迈上女王大桥,走南岸临水人行便道,经过赌场、国王大桥、造船厂遗址咖啡店、墨尔本展览馆、直到南码头、再从韦伯桥折回多克兰,最后沿河北岸返回国王大桥。 雅拉河中,成群结队的野鸭子,潜水捕鱼;偶尔也有慵懒的黑天鹅,从它们的栖息地皇家植物园出来远足闲逛。除此之外,在雅拉河的浑浊的柔波里,我看不到一条水草。 展览馆外面的草地在开满雪片似的白花的小树林下,显得格外的绿。(可惜问了几个路人,没有一个人知道树的名字。)停泊在造船厂坞的高桅船珀丽.伍德赛的几根挺拔的桅杆,也把蓝天衬托的十分高远。 暖风拂面,阳光凌乱,没有丝毫秋高气爽的景象。可墨尔本的皇冠赌场外面却挂起了中秋佳节的红灯笼。 对于皇冠赌场而言,在中秋和春节挂上大红灯笼,迎接来自中国出手不凡的赌客,这是惯例了。事实上,在澳大利亚,最受认同的中国节日,也就是春节和中秋。(因为这两个节,都是家人团聚的重要日子,而家庭这个词,在澳大利亚是比任何东西都神圣的字眼。) 今年年初,我在多克兰看到了100多米长的巨龙,没有吃惊;墨尔本实际意义上的中国城----盒子山,每年的的舞狮龙灯会,也已经提不起我的兴趣;满街的饺子馆、中餐厅、黑眼睛黄皮肤的路人,我也习以为常;中国小年轻在大妈的陪伴下在房屋拍卖场上毫不犹豫的举手劲头,已经全澳皆知;一个个中国地方商会、协会雨后春笋般涌现;澳大利亚人早期从香港人那里学来的粤语“恭喜发财””多借““扎根”已经过时,“满大人”普通话发音(Mandarin)的“你好””谢谢“”再见“成了老外的标准问候语;中国经济打喷嚏,澳大利亚就感冒的说法,在报刊上已经是成语。。。 讲得一口中文的陆克文当了澳大利亚总理;开鱼署店出身、主张白澳的女种族主义议员泡琳.韩生的政治生命早就结束;针对亚洲甚至中国人种族歧视还存在着,虽然不是什么大问题。去年,在火车上用种族歧视语言咒骂华人的澳洲大妈,受到了法庭的判罚;一些烂区路上,也偶尔会听到F××king Chinese的粗话,但是那都是些毫无教养的社会底层;网络上的传言甚多的,无非是这里华人受到了冷遇或者白眼,那里亚裔受到了排挤和无礼对待,等等,但是公众场合、职场等地方,种族歧视是明令禁止的,反种族歧视法还在宪法里毫不动摇...... 那一年,一个名叫Renea的美丽香港女孩,早起上班路上,在墨尔本南”国王领地“里,被一个流浪汉奸杀。虽然事关刑事犯罪,与种族主义无关,但是兔死狐悲,墨尔本人,特别是亚裔,还是非常伤感。事发后几天,我还特地在午餐后绕路去现场缅怀一回,看到了满地的鲜花和悼念卡片,无比难过。 今年,盒子山华人区,一对未成年的的白人男女少年冲进一个宠物店对女店员粗话连篇、大打出手。警察到场,因法律规定不能对未成年人进行逮捕,问了几句话后,便将他们释放。此事引起了不懂澳洲法律的中国人的强烈愤慨,认为是警察种族歧视,从而引发了一个湖南人领导的盒子山“中心”的静坐示威活动。 显然,身处国外作为少数裔的华人,都有一根敏感的神经,那就是怕受到种族歧视。 怕歧视,为什么还要出国?这恐怕是海外华人最难以回答的问题了。如果谁要用这个问题来问我,我也不知道如何回答。说实话,我本人和大多数人经历的那样,在澳多年,并未受到过歧视对待,但是有人说,虽然如此,那种隐藏在心里的“冷”歧视,还是感受得到的。 “隐藏在心里”的歧视!这到底是什么东西?问问你自己,你有没有对自己的印度同事表面上彬彬有礼,心里却无声地丢出“阿三”两个字?你有没有在街头听到越南或者香港大妈粗大的嗓门里蹦出的拗口扭舌的呜呜呀呀而流露出无法抑制的反感?或者,你有没有一看到裹着黑衣的穆斯林,就自动联想到恐怖袭击、女性歧视、人肉炸弹?。。。 隐藏在心里的歧视,你有,我有,大家都有。但是,这里并有任何人可以象在国内那样,把一些荒谬的东西合法地付诸行动,例如户籍制度导致的民工潮、地区性高考分数差异、香港是中国的大陆人却不能自由通行、农村人进城子女却无法就学,等等...... 在这里,当你看到麦当劳的服务员对白人满脸笑容、对中国人虽然服务周到但却拉长驴脸的时候,你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这就是“隐藏在心里的歧视”。当你在工作上非常努力,但是在这个由白人把持管理层的公司却总是无法得到升职的时候,你的第一反应可能还是----这就是“隐藏在心里的歧视”! 我想,这种“隐藏在心里的歧视”恐怕困扰了很多人。可实际上,世界往往不是你心里想象的那个样子。那天路上,我在思考一个问题,忘记了向迎面而过的印度人友好地回复招呼,过后我想,也许那个印度人会觉得我无礼。还有一次,我的一个白人同事在犯下一些设计错误被我纠正后,尽管我百般挽留,还是最后辞职而去,也许他觉得我认为他不够称职。。。 我们常引用苏东坡和佛印的故事,说如果你心里有佛,看什么都是佛,如果你心里有鬼,看什么都是鬼。你心里挂念,就是你的负担,你的不自由。 如果别人的观点,例如赞美、批评、同意、反对会让你不自在,那么你的幸福就是有条件的,自由就不过是虚荣。 前些天,一个朋友在微信发文抱怨,说“如果一个朋友圈不能谈政治,就是一个虚伪、单调和封闭的空间。”显然,作为一个自由人,在朋友圈想谈什么,当然是你的自由。如果有人不喜欢你谈政治,你就不敢谈,或者非要解释一下为什么我要谈以取得同情或者理解,这就是让他人的观点左右自己的行动了,离自由十万八千里。当然你可以说,如果你周围很多朋友都不喜欢谈政治,而你却觉得有必要谈,而且热衷于谈,你就有失去朋友的可能。那么这只能证明两点,要么,你的朋友圈,没有几个是你真正的朋友;要么,比起自由来,你更在乎朋友圈。 人作为社会性动物,没有朋友是可怕的。艾米莉迪金生说,朋友是我的产业。然而,没有自由,比没有产业更可怕。 就我而言,如果要我在失去朋友和失去自由之间选择一个的话,我宁愿选择前者。朋友带来的是陪伴和交流,但是朋友也带来依赖和负担,因为完全的心气相通是不可能的。隐藏在心里的,不光有陌生人之间的歧视,还有朋友和熟人之间的顾虑。 只要你有所在乎,你就是不自由的。这也许又间接回答了为什么即想出国,又担心受到歧视,这一个无法直接回答的问题。 从政治经济上来讲,在国外的华人是自由的。例如,我们可以开车几千公里的而不用交一分钱过路费;我们可以送子女到任何公校就读,而不用看任何人的脸色;我们可以任意批评任何党派而不用担心受到迫害;我们可以搬到任何地方居住,而不用担心医疗养老。如此等等。 但是,这样的政治自由,并不意味着你有真正的自由。例如,你也许常常为“隐藏在心里的歧视”而顾虑重重;你也许会常常因为国外冷清而热衷参加华人团体的热闹活动;你也许会因为国外朋友稀少而感觉寂寞......这些负担,慢慢成了你心灵的枷锁。你在朋友圈发帖,你在qq群里群聊,你要摆脱孤独,你要成功的前拥后护,你喜欢别人的赞赏和吹捧,而惧怕别人贬低和议论...... 总之,慢慢地,你成了别人态度的温度计,为了欲望,你不得不迎合别人,最后难免完全失去了自我。所以,你停下来仔细地思考,最终发现,只有没有什么可以束缚你的心灵的时候,你才是完全自由的。这种时候,往往意味着孤独。 孤独,是自由的代价。 墨尔本

Recent Posts

See All
因王怡生日,回复马青君诗文

马青君,你好! 读到你的诗里提到女贞树,突然想起小时候,村里池塘边上,那棵巨大的大叶女贞横长于水面的枝桠,让我们爬上爬下、跳水荡秋千,不知道带来多少欢乐。现在从卫星地图里看去,那棵树依然还在。我出国十多年,离开故乡几十年,现在的孩子,都用上手机了,还会像我们那时候一样,爬树...

 
 
 
落叶树

按:落叶树,是我很多年前认识的一个网友的网名,那时,我们在天涯,因为喜欢音乐剧《悲惨世界》,我计划把这个音乐剧翻译成中文,与落叶树一拍即合,交流甚多。 可是,翻译工作难度很大,进展很慢,我出国以后,与她联系就少了。直到有一天,传来了她病亡的噩耗。也知道了她的真名:罗颖姗。...

 
 
 

Comentarios


Post: Blog2 Post

©2022 by Train of thoughts.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