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我们都是岳不群

  • Writer: ChocBrxwnie :3
    ChocBrxwnie :3
  • Mar 6, 2022
  • 6 min read

Updated: Mar 8, 2022



概括:说实话,如果东窗永不事发,毫无疑问,做刘邦、岳不群才是我们真正的人生理想。 中华文明几千年的伦理中有两个决定性的概念,就是君子和小人。这两个词语左右着我等炎黄子孙几乎一切行为准则。 君子一词,我记得最初可见于《诗经》大家耳熟能详的《关雎》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此处君子指的是治理国家的人。因为“淑女配君子,忧在进贤,不淫其色。哀窈窕,思贤才,而无伤善之心。”治理国家的君子需要心善貌美的女子来相配,且为了“进贤”,不能淫其色,不伤害好人。不伤害好人民则附之,远人不来,谁给你干活交税? 治理国家需要人才,如果你娶一个貌美但心毒的女人,专淫其色,家都齐不好治国简直不可能。荼毒天下,对老百姓没有爱心,那么人才就会远离你。所以想要贤人来帮你自己先要贤。 慢慢的,君子从统治者的意思,转变成现代道德意义上的概念。 关于小人,我记得最初也可见于《诗经》,采薇篇说,“君子所依,小人所腓。”显然,小人最初并非贬义,仅仅指的是不在领导位置的人而已。 而中国文化以德为首。美国人都知道中国的古话,“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统治者当然是有德行的人,所以君子最后成了有德行的人的统称,几千年未变。而小人则相反,既然是随波逐流的无名小辈,肯定不是什么贤德之人。最后干脆变成了不道德之人的统称,几千年未变。如《书·大禹谟》的愤愤之词:“君子在野,小人在位。”就是君子和小人从政治地位到道德地位分野的最初显现。 君子的终极定义,可散见于孔子的《论语》。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其实就是说明白了君子小人之道理,治理中国就不成问题了。 中国文化顽强的生命力,全体现在这两个词上面。 君子象征着正义,小人象征着邪恶。历史虽然从来不是正义与邪恶的斗争史,但由于君子和小人概念的强大影响,中国写历史的人,总不免把它写成一部君子和小人斗争的历史。例如项羽出身贵族,宅心还算仁厚,重诺轻利,有君子之风,刘邦出身市井老粗,阴险狡诈,实属小人,但是由于刘邦得了天下,成了天子汉高祖,自然历史要把他写得高尚一点,什么“汉承尧运,德祚已盛”之类的。实际上无非成王败寇。 中国史这部君子与小人斗的历史里,君子往往结局悲惨,最后的人生赢家无一例外都是刘邦这样的小人。 那么,为什么君子和小人之别,还是如此影响中国人的价值观呢? 什么“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什么“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什么““ 君子成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什么”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什么”君子不和小人斗。“什么“君子动口不动手。”“什么”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什么”“若能常保数百卷书,千载终不为小人。”等等。 从上至下,弥漫着对君子的称赞和崇拜,对小人的厌恶与摒弃的风气。我们浸淫其中,自小难免立志要做个君子。若是有人说我们是卑鄙小人,那简直是值得拼死反驳的侮辱了。 怕被人说是小人,但是又不愿去做真君子,因为真君子往往像“妇人之仁”的项羽或者“不愿半渡而击”的宋襄公那样,最后不免吃亏。而人都是想把所有好处都占全的,既要有君子的好名声,又要捞到小人得到的实际好处,名利双收,所以,大部分人最后不免做了“岳不群”。 说到岳不群,免不了要谈谈把中国“君子小人文化”发扬到极致的金庸。在金庸的童话故事里,君子们的结局往往和历史相反。例如郭靖的功成名就抱得美人归,和杨康的身败名裂妻离子散,就是金先生童话中理想的大结局。 可是,君子如果没有绝世武功,在中国这个浆糊里是寸步难行的。有理想抱负,先去深山练上十年,如果能在某个山洞里偶然发现绝世武功秘籍,练成才可以下山,小可报杀父之仇、大可济世救人。否则谈都不用谈。 没有卓绝武功的君子想要匡扶正义、不平则鸣,还没出手先被人废了,等于零。 所以金庸笔下真正的大侠,都是可以飞天、可以下海、可以几天从天山走到江南的神行太保,而且满腔柔情和正义,随时准备爱上某一个淑女,铲除几个南海恶人。非但如此,ta们还不要操心工作、赚钱买房买车、担心柴米油盐、考虑子女读书,这种君子做起来简直爽呆了。不但爽,而且当看到那些粗男野女,居然也想要学当年东邪西毒南帝北丐那样,在半山腰搞个普及版本的“华山论剑”,不免还要放声长啸,把这些“小人”吓得屁滚尿流,狼狈而逃,心情极为舒畅。 但是,放下金庸的书环视四周,才发现我们看不到一个这样的侠客。大家居然都是上班的上班、干活的干活、做生意的做生意,当官的当官,为了办公室的斗争而烦恼,为了白天劳苦而埋怨,为了生意不顺而愁苦,为了不得晋升而奔走。吃喝拉撒,赚钱养家,为纤介利害而算计,为因果是非而眼红猴急。总而言之,我们都是俗不可耐的市井“小人”。可是偏偏因为读了圣贤书,金庸的武侠小说,难免要做君子剑侠客行的梦。做起事情来还要参考一下以上典籍,恨不得人人都夸你是个正人君子,生怕落得卑鄙小人的恶名。 说实话,如果东窗永不事发,毫无疑问,做刘邦、岳不群才是我们真正的人生理想。 有点道德感的人,就难免要呵斥那些道德感不太强的人为“小人”,或者骂人“伪君子”岳不群。以至于我们伦理观里,无论上下、文武、农商,统统自分为君子小人两派。君子派的自恃清高,有文化,看不起小人派。小人派觉得有钱有势,看不起君子。互相攻击谩骂不一而足。墨子鼓吹“兼爱”、“非攻”,被孟子骂成“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好像不攻击小人,自己这个君子就做的不稳一样。 在中国已经灭绝了名词----”贵族“,这个时候也派上了用场,有钱没文化是土豪,有钱有文化是贵族,没钱有文化是精神贵族,没钱没文化就是屌丝。其实无非是道德上的君子派和小人派互相攻击的新发明而已。精神上当然是君子派取胜,实质上,小人派笑而不语。 有时候我也好奇,是什么让我们中国人有这么强的荣誉心,非要做君子不可?哪怕是伪君子? 其实,“五霸之末,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善着谁赏,恶者谁罚?”无论人是好是坏,没有终极审判者,有什么意义? 一句话,who cares?人不免一死,如果最终的结局都是一样,善恶是非,输赢胜负,又算得了什么? 再说,谁是真正的君子?谁没有做过不道德的事情?谁没有犯过卑鄙的错误?谁没有标榜过自己,其实也干过不堪的勾当? “没有义人,连一个都没有。”仔细想想,圣经这话是不错的。作为七情六欲的凡人,如果你权高势大,在声色名利的引诱下,不干点贪污受贿的事情,简直难于上青天。谁在生活的逼迫下苦苦挣扎下,不会干点昧着良心的坏事?谁在这满眼不公的世间,不会发几句怨言,骂几句娘?谁会顶着道德日渐衰败的世风,完全坚持正直的生活理想? 当耶稣说“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先拿石头打她。”所有自命君子的人们,都黯然羞惭而退。 我们都想致小人于死地而后快,但这其实彰显了我们对自身污点的憎恨和认识。 世上没有一个真君子,除了拿撒勒人耶稣。 所以说,我们其实都是岳不群,都是为自己精神和物质上的好处而活着。 乌龟莫笑鳖,都在泥里歇。 只有认识如此,墨子的“兼爱”和耶稣的“爱你的邻居”才有价值观或者说信仰的基础。 2020/7/27 于佛蒙特

Recent Posts

See All
因王怡生日,回复马青君诗文

马青君,你好! 读到你的诗里提到女贞树,突然想起小时候,村里池塘边上,那棵巨大的大叶女贞横长于水面的枝桠,让我们爬上爬下、跳水荡秋千,不知道带来多少欢乐。现在从卫星地图里看去,那棵树依然还在。我出国十多年,离开故乡几十年,现在的孩子,都用上手机了,还会像我们那时候一样,爬树...

 
 
 
落叶树

按:落叶树,是我很多年前认识的一个网友的网名,那时,我们在天涯,因为喜欢音乐剧《悲惨世界》,我计划把这个音乐剧翻译成中文,与落叶树一拍即合,交流甚多。 可是,翻译工作难度很大,进展很慢,我出国以后,与她联系就少了。直到有一天,传来了她病亡的噩耗。也知道了她的真名:罗颖姗。...

 
 
 

Comments


Post: Blog2 Post

©2022 by Train of thoughts.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