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与独立中文笔会笔友谈海外民运之一

  • Writer: ChocBrxwnie :3
    ChocBrxwnie :3
  • Jun 11, 2024
  • 4 min read

Y兄、P先生:

 

二位好!

 

二位过虑了。我毫无怒气,普通地提出意见而已。

 

我是没有资格议论魏京生先生个人的,事实上,我们没有资格议论任何人。只是,我们可以谈谈他做的那些事情,他说的那些话。说实在的,那篇文章读了,但觉得太离谱,毫无意义。

 

再者,我对海外民主运动一直毫不关心,也不想掺和。

 

海外民运组织在我眼里,一直是个奇怪的事物。出国十多年了,我从未见过国外有类似组织,当然这是中国的特殊情况。但是,在海外搞中国民主是怎么回事?民主是一个实践过程,非实践不可,那是所有的政治理论的指向,但在海外能进行远在大洋彼岸的土地上的政治实践吗?还是遥控那片土地上的人进行民主实践?总之我是无法理解。

 

当然,也有海外民运人士,协助国内因为反抗“暴政”而被迫害的人逃离中国,去民主国家追求个人幸福,这当然是很好的事情,但这个不是民主运动。

 

当然,我见过更多的是,民运其实是一种生计,说得不好听,一种生意。因为中国的维稳经费,有不少是要花到海内外平息那些不满的声音的,去年在美国溺水而死的华涌(愿他在天堂安息)就明摆着透露出,反共其实是一个经济来源。西方国家一些政治机构出于人道主义也好、出于对共产党的抑制动机也好设置的所谓“民主经费”,也是一种经济刺激。

 

如果一个海外民运人士,不从事生产、劳动,而凭着那年那个政治运动以及其产生的后果和影响、靠上述东西而生活,我也认为这不是民主运动。是个人生活方式。

 

个人生活方式我们无法评价,所以我们只能谈民运本身。

 

亚历山大 .波普 (Alexander Pope)认为,只有傻瓜才会争论政府的形式。中国的政治体制没有什么好争论的,民主不民主它都是历史的产物。现在这个局面是大部分活过的、活着的人赞同或者默认的结果,也就是类似某种契约。或者说得远一点,可以引用保守主义者伯克最著名的一句话:“这种合作关系(契约)不仅是在活着的人之间的,而且也是在活着的人和死去的人之间的,以及那些尚未出生的人之间的。”你不喜欢,你可以出国去追求你心中的理想,基本上有点本事的人,如今出国都不是难事。

 

而留在中国的人也很多,我认识的不少人里,王怡、冉云飞、羽戈等都表明没有出国打算,哪怕坐牢。说起来有点陈寅恪的气概。所以我有一次跟羽戈聊天时说:只有动物离开了特定的栖息环境就不能生存,人作为万物之灵,如果你想像一个真正的人那样活着,在哪里都可以。

 

所以,我赞同波普。我反对一切所谓的意识形态和文明方式的争端,而提倡每个人无论在任何环境下,都活出真正的人性来。说的有趣一点,还是孔老夫子的话: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如果你在美国这样开放文明的国家,还像魏京生先生那样,做出与现代人的基本修养相悖的事情,说出与文明常识相悖的话,那么我们还搞民运干什么?

 

很多人选择不离开中国,确实是为了逐渐争言论自由和活动空间,这让我想起英国政治家威廉·威尔伯福斯四十年如一日为废除奴隶制的努力。当初英美的黑奴制,比起现代任何政治制度来,都是残酷血腥有余的,但威尔伯福没有说,如果不通过废奴法案,我们就要推翻英国两院议会这个有几百年历史的制度;如果不消灭惨无人道的黑奴制,我就不想生活在英国了吧?他只是通过已有的政治程序,通过个人、朋友和社会上那些支持者的努力,不懈追求几十年最后终于达到了目的。(这四十年里,以及这四十年前,有多少黑奴被残酷奴役,甚至折磨致死?于此个人无能为力,这就是历史。)

 

我个人认为,在任何国家,我们都应该在尊重现有政治框架的情况下(因为这是我们的祖宗之间和现代人之间的“契约“),通过个人生活、政治活动去慢慢改变这个国家、这个社会,因为我们只能通过个人方式而不是暴民方式来改变这个世界,一切经验表明,后者只会让世界更糟。

 

作为个人,你可以批评政府,这是你的权利,但我认为任何在海内外号召去推翻中共政府,建立民主制度的诉求,也许都是理想主义者的梦想或者机会主义者的饭碗。鼓吹暴力不暴力且不论,这种与现有集权主义文化占主导的社会的政府对抗,就是与虎谋皮,劳民伤财,浪费生命。当然,如果以政治避难为动机去做这些事情,那是个人生活,again,没有人有资格评论。

 

至于笔会,我觉得大家都是有言论自由的,也是出于言论自由的精神,才提了反对意见。正如电子线路里边的negative feedback(负反馈)一样,负反馈永远是好东西,positive feedback(正反馈)只会引起自激。

 

但是反对某意见与反对某人没有关系,所以这里我没有不尊重潘先生、魏先生的意思,纯属就事论事。

 

既然说了这么多政治,就顺便提一下:我那年听耶鲁大学的政治哲学课程,非常有感触,所以做了一个很详尽的中文笔记,实际上,这个笔记几乎是整个课程的完整翻译,因为我觉得此课程绝对会对中国读者有用,我就把它编译成了书,便于分享。因为不是自己创作,所以也不好意思纸质出版,只是自己弄成了电子书。书名是:《从启蒙、反启蒙到民主》。(副标题“政治哲学的道德基础”是原课程的名称。)

 

虽不是“文学”,但是算文史哲类,如果笔会师友们有兴趣,我可以赠阅,因为这个课程实在是太好了。

其封面和内容如附图。

 

欧阳京敬上

Recent Posts

See All
致独立中文笔会马建会长

马建兄言之有理。 东方文化里,基本没有自由的概念。或者说,没有自由的正面概念,而是负面的概念。例如《孔雀东南飞》里,“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两个自由,均是贬义。 而中国印度文化,基本上是东方文化的代表。东方文化强调人顺应自然,而自然世界中,我们看到秩序、看到...

 
 
 
与独立中文笔会笔友谈六四“屠杀”

ZY兄、LH兄、ZL兄: 谈绝对数量,你们不拿六四和广岛长崎比,说是战时与和平时不能比;谈相对比例,你们又不拿六四和肯特大学比。所以,我有点无所适从。 但是我们还是来仔细把它们分析一下吧。 广岛长崎是什么情况下做出决定的?美军太平洋作战总部里,司令官、参谋们,坐在安静的、和...

 
 
 

Comments


Post: Blog2 Post

©2022 by Train of thoughts.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