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点绛唇----漫谈女权主义

  • Writer: ChocBrxwnie :3
    ChocBrxwnie :3
  • 1 day ago
  • 8 min read


点绛唇 --李清照    蹴罢秋千, 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 薄汗轻衣透。 见客人来, 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 倚门回首, 却把青梅嗅。 这一首词,是我中学时代读过的记忆最深的一首。今天陪女儿到playground去玩,她荡着最爱的秋千,我便想起这首词来。 李清照此词中,一个羞涩可爱的古装女性,神形兼备,呼之欲出,让人着迷。 我一直以为,中国女性的可爱,在于其丰富的生活形态,而不在于正史野史中那些烈女贞妇的冰冷事迹。 而且,在我看来,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也绝不是三从四德那么简单。 所谓三从四德,源自《仪礼·丧服·子夏传》: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周礼·天官·九嫔》:“九嫔掌妇学之法,以九教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从中国整个道德文化体系而言,妇人的三从四德,实际不过是整个社会道德规范的一部分。这个道德体系,就是三纲五常。 何晏在《论语·为政》“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中集解:“马融曰:‘所因,谓三纲五常也。’” 三纲五常“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 “三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三从四德,就是这种人伦体系中最为常见的家庭部分。 不过,在我看来,在没有身份平等的历史时代,这个道德伦理不是负面的,而是恰恰相反,是维系社会各个环节的重要链条。 例如,三纲要求臣、子、妻,要服从君、父、夫,但是君不君,臣就不臣、父不父,子就不子,夫不夫,妻就不妻。有暴君,就有贰臣,有戾父,就有逆子,有莽夫,就有悍妇。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不仁,我就不义。大家互相遵守游戏规则,而不是单方面提条件,强行要求。 圣经里边说,妻子要无条件顺服丈夫,丈夫是头。我家领导就争辩说,圣经里也提到,丈夫要无条件地爱妻子。耶稣说,你爱我,才会遵从我的命令。这样夫妻才能联合为一,神圣的婚姻,绝不是简单的肉体和经济的联合,而是灵魂与生命的合二为一。 不过,要说在这严格的规章制度下的女权,其往往是通过男人来实现的。为博褒姒一笑,幽王亡国;为求西施欢颜,夫差沦为阶下;最得意的,还是秦始皇母亲赵姬,自恃位高,荒淫无度,淫乱宫闱;或者武媚娘,通过懦弱高宗,号令天下,宠信面首,把男人首次置于被玩弄的地位。要演义起来,这些历史事件中,多少男性乞爱求欢、自我作践、让女性扬眉吐气之处,自不待言,对于历来备受压迫女人来讲,也的确算得上是大快朵颐的事情。 总之,说女人没有社会地位,即便只是从红楼梦这本书,也是完全不会同意的。 不过,无论是男权还是女权,最终还是平等的关系最为重要,最为健康。而纵观中国各个历史时代,没有什么时代比诗经时代,男女关系更为健康,更为平等了。 如《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 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 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 写的是婚恋双方互敬互爱的场景。 又如《鸡鸣》: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 子兴视夜,明星有烂。 将翱将翔,弋凫与雁。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 宜言饮酒,与子偕老。 一场夫妻恩爱,在床上缠绵悱恻,贪暖念床,无利不起早的生活短片,呼之欲出。 如《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於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或者《窈窕淑女》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或者《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这都是些男女互相爱慕,互相取悦,互相尊重的生活场景,美不胜收,让人神往。 或者如《山有扶苏》: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山有乔松,隰有游龙。 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则是女性对如孩子一般顽皮的男人的娇嗔。平实真切,读来笑意顿生。 诗经中,记录的这些寻常男女的爱情和婚姻生活,比起后来历史中如红拂、李师师、陈圆圆、柳如是这些遭际坎坷的名女人来,能给人快慰和美感。 究其原,还是一个“身份平等”可以做下简短的注脚。没有平等,一切便是扭曲的。 平等,作为资本主义人文精神“自由、平等、博爱”中最重要的一个元素,历来就是谱写历史传世乐章的核心。自由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平等吗?自由是容易的。我以前挂在嘴边的,就是“一个人的自由”,你可以去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在那里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是什么,甚至不需要与别人形成身份契约,不需大家各自要牺牲一部分自由来换取平等协作的可能,此可谓完全的自由。 然而,人毕竟是社会性动物,随时需要与别人发生关系。这种自由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要求自由的背后,其实是为了一个平等。你可以说话,我也可以说话,你可以幸福快乐,但也不能耽误我饮酒作乐。男的可以三妻六妾、偷人扒灰,女人为什么就不可以宠信面首,养小叔子? 平等,就是西方文艺复兴个人主义觉醒以来,最迫切的要求。圣经里边,神与凡人之间,再无别人,神面前人人平等。所以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对旧教冲击最大的,就是人人都可以阅读圣经,并以自己理解的方式解释圣经。文艺复兴代表人物科学家达芬奇的人体绘画,把一个大写的人,置于天圆地方的核心位置。比例协调,结构优美。实在是人自我觉醒的标志。从某种角度而言,每个人都是世界的中心,在个人心里,自己不比任何人差一分。 功能性的平等,导致社会性的平等,是人作为思考的动物的必然。 平等,又为了什么呢?个人满足当然是第一位。人活在世界上那个,就是一个自我满足的过程。如果没有个人对生命价值的肯定,社会相应的承认,平等也不过是空话。相反,如果绝大数人能够得到承认和满足,平等不平等又有什么关系? 例如,有时候,生活中我们有时觉得很迷茫,很累,就像奥斯卡获奖作品《Hurt Locker》里边那个排雷专家,站在超市一排麦片面前,无所适从,不知道买哪个牌子好。这世界上选择太多,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如果有人为我做主,告诉我今天做这个,明天做那个就好。我何不乐得轻松自在,逍遥快活? 其实很多中国人心里,也都有个青天大老爷心结。有这个青天大老爷,为你做主,小民自然其乐陶陶,无心挂念政治了。管你皇帝姓李姓赵,只要老百姓有好日子过,舒畅闲适,还不随你如何弄? 但是说,由于不平等,不公正,造成经济生活失衡,政治生活糜烂,对平等的诉求,就自然因为人心的痛苦而增长。 不平等的社会制度,生产效率也是相对低的,社会不公正产生的不满,由于物质的缺乏而放大。奴隶制无疑是生产效率最低的社会制度,因为从事劳动生产是奴隶,而他们作为人却没有得到相应的物质报答和满足,自然不会有提高生产力的积极性。所以,一步一步,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身份不平等差距慢慢缩小,协作的可能性增加,人的社会满足感和自我价值意识,也逐步得到提升,生产力也慢慢提高了。 当然,完全的平等,至少目前还是不存在的,身份平等的问题,法律上、名义上已经解决,然而每个人拥有物质数量上的不平等,导致不公平无法杜绝。例如,一个亿万富翁,可以轻易地用一大笔钱,来收买一些人来为他个人劳动、服务。他虽然不名义上占有这些人,但是由于物质对后者的吸引力太大,他们实际上成为了这个亿万富翁的奴隶。 但是,至少我们可以庆幸,人类在追求人人真正平等理想的道路上,只剩下了一个障碍----那就是物质的匮乏。 假如说,每一个人都可以轻易地取得生存物质,并得到社会承认的满足和个人生命价值的满足,奴役才会真正消失。平等才会真正降临。所以,马克思的人人真正平等共产主义社会,只会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情况下,自然出现,是有其深刻心理学、人类学依据的。 同样,在家庭中,夫妻双方的平等,实际上也是一个从名义上、法律上平等,落实到实质平等之上的。显然,只要物质上任何一方占主导权,平等就不可能真正实现。要么大家都一样穷,穷得像诗经时代,要么大家都一样富裕,并做好财产公证,日常生活中,效仿最近报导的那一对百万富翁夫妻,小到50分钱的交易都要互开发票,合作经营。 家庭里边的绝对平等,不过就是一首美丽的诗,浪漫优雅然而却空洞虚假。 无论哪里,不平等才是常态,平等反而是可望不可及。确实,正因为缺乏平等,我们才呼唤平等,并尽量减少不平等的因素。人类发展到今天,心理上的身份平等,已经是一种普世价值;生理上的不平等,也随着科技的进步而缩小,即便影响还存在,但基本不构成生存的压力、和自我价值意识的阻碍;唯独剩下物质上的不平等,似乎永远无法消灭。不过,庆幸的是,既然不平等是一种常态,我们至少有个依据,像股份公司用出资比例来决定决策权大小一样,来确定这种不平等,这样庶几可以到达一种表面的公平。至于这个依据是如何确立的,牵涉到起点公平和机会均等,这是复杂的社会学题目,这里就不讨论了。 回到本文最初的词作者才女李清照,李清照与其夫赵明诚志同道合,夫妻和睦,二位在金石、字画和古玩上造诣深厚,可谓夫唱妇随。谁料赵明诚是个临阵脱逃的懦夫,李失望之余,写下名垂千古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赵读此掷地有声、振聋发聩的四句话,竟羞愧而死。赵明诚死后,风华绝代的易安居士改嫁张汝舟,可惜并不幸福,数月后就离婚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晚景淒涼。 有史料证明,赵明诚也曾经纳妾。 一夫一妻才是最为人性的制度,是妇女权益的唯一保障。

 
 
 

Komentar


Post: Blog2 Post

©2022 by Train of thoughts.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