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衡阳话《水浒传》 之一,前言

  • Writer: ChocBrxwnie :3
    ChocBrxwnie :3
  • Mar 4, 2022
  • 3 min read

这半年来,无日不挂念被中国政府抓起的王怡蒋蓉夫妇。因为互联网封杀的缘故,音信渺茫。但凡网上有王怡二字的,我都要细看。前些日,因作家朋友羽戈发文,介绍王怡影评集《载满鹅的火车》里,讲花和尚鲁智深对林冲娘子一往情深的话,便搜出《水浒传》来读。一不小心被施耐庵的文字再次迷倒,一口气读了几十回,爱不释手。


话说“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可我四大名著,偏偏全是小时候读的。偏又最爱《水浒》和《红楼梦》,因为读了这些书,做下种种蠢事,落下种种蠢名。如今在海外,几十年后再读水浒,无数年少往事,一齐涌上心头。


我是土生土长衡阳人。


衡阳是座古城,三国时属荆州,荆南四郡之零陵郡。《水浒传》开头就提到的范仲淹,做了首万世流芳的词,“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而王勃名垂千古的《滕王阁序》里,“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也是掷地有声的好句子。高考前与好友逃课去南岳衡山,过香炉峰”穿岩诗林“时,读到李白写的诗,至今不忘:“衡山苍苍入紫冥,下看南极老人星。 回飙吹散五峰雪, 往往飞花落洞庭”。


衡阳是中国唯一一座“抗战紀念城”。二战时,国民党第十军在衡阳,死守七七四十九天,拖住日军十几万人马,让日军尽快打通湘桂线、挥师东南亚的战略部署惨遭延误,直接导致东条英机下台。那时,我岳父的父亲,黄埔军校毕业生,就在方先觉部下保卫衡阳。读到这段血战史,古城衡阳的地名,如司前街、后宰门、演武坪、黄茶岭,等等,抚今怀昔之慷慨豪情,为之顿生。


人说无湘不成军。当初,曾国藩在衡阳招募湘军,就是在城北青草桥头潇湘门下湘江、过长沙、出洞庭直达长江。


杨度《湖南少年歌》道:“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古往今来,湖南不知出了多少英雄豪杰,而衡阳作为湘中腹地,才俊辈出。


(另,湖南称三湘之地,潇湘、蒸湘、湖湘之谓。潇湘指永州之地,因潇水;潇湘由屈原的《湘君赋》出名,林黛玉别号潇湘妃子,让潇湘成了浪漫的代名词。而蒸湘就是衡阳,却因一条质朴无华的天然抗日屏障----蒸水。)


两广通衢,军事重镇,商旅南来北往。衡阳民风彪悍,我虽谈不上自幼习武,却也常常见人舞刀弄棒,耍拳踢腿,所以,自然对《水浒传》这样的“武打书籍”感兴趣。


《水浒传》是对我影响最深远的书,至今回忆起来,但不知是好是坏。记得当初看完书,还要把电视连续剧《武松》一集集地看,浓眉大眼国字脸、身材魁伟、一身正气、武艺高强的武松扮演者祝延平,几乎就是我的童年偶像。


少不读水浒,意思是水浒里边那些血气方刚、杀人放火、谋财害命的事,属于暴力美学,小孩子读了不好。可是一个少年,哪里抵挡得住”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大秤分金银“这种爽快劲头?读了书,江湖义气四个字就在心里发了芽,有时候,还不知自己的斤两,就要拉帮结派,学打抱不平,几个人在一起,就要装好汉,结拜兄弟,屁也不懂,口里也念着同生死共富贵的蠢话。


讲一件笑料。高中毕业后,也不知从哪里,得悉一个从郴州安仁县到衡阳某中学补习的女学生,被当地的一个无赖泼皮欺负。于是我动了除暴安良搭救弱女子的心,拉着一个好友,去找那泼皮理论。我们倒没有动手打架,最后,两个拉着比赛坐铁轨:这种比赛,是我们京广线上的男孩子们最爱的比胆量的路数。火车飞驰而来,二人各坐一条铁轨而不动,看谁坚持最久。


若不是因为熟读水浒,估计也做不出这样的怪事。


大学毕业后,我在花都一个汽车制造厂做见习管理,那时候,到广州打工的人不知多少。年纪相仿的大学毕业生如我,一片云集。我们几个志同道合的,也是有吃同吃,有穿同穿的派头。钱粮并作一处,不分你我,出入形影不离。为了看奥运会中国队足球赛,强行出头,率众在食堂里和河南民工群殴,大打出手。


诸如此类的还有不少,不好一一提起。


不是今日重读《水浒传》,我是无论无何也不会去想起这些几十年前的懵懂往事。追忆往昔,想想这成人童话《水浒传》里这些虚构的那些英雄好汉,竟然给自己造成了这么大的影响,哑然失笑之余,不由得要仔细反思。或者写成文字,于人于己多少有益。

Comments


Post: Blog2 Post

©2022 by Train of thoughts.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