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强人类原则和弱人类原则

  • Writer: ChocBrxwnie :3
    ChocBrxwnie :3
  • Mar 6, 2022
  • 4 min read

概要:“有”比“无”更让人难以捉摸。“没有”可以理解,“有”难以理解。因为一旦”有“,那么就会有人来问:为什么会有?有的东西为什么会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人怎么会有?为什么人是这个样子?

作者:欧阳京

在解释宇宙的科学道路上,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些惊人的现象,例如,如果地球离太阳的距离不是恰到好处,且轨道不是几乎完美地接近圆形而是像水星和金星那样呈较大椭圆状,那么冬天将太冷,夏天将太热,而不适合生命。同样,如果地球不是恰呈约23.5度倾斜角,那么也就没有四季,生命也不太可能。 这是宏观。从微观角度而言,如果强核力稍微大那么0.5%,或者说电磁力稍微大4%,碳原子,即构成生命的关键原子,和氧,即维持生命的基本原子,都将不能在恒星中形成。更不用说,如果质子,这个1.6726219e-27千克(小数点后26个0)的轻得难以想象的东西,能够稍微几乎忽略不计地重一丁点,比如0.2%,那么它们就会衰变为中子,这就干脆连原子都不会有,更不用说形成生命必需的重原子,例如碳了。 宇宙学里,这种差之毫厘,便失之千里而导致生命绝对没有可能的现象比比皆是,引起了无数科学家的由衷的惊叹和不懈的研究。牛顿认为,一个太阳系模型的精妙设计且让人惊叹不已,那么真正妙不可言的太阳系,除了一个万能的神的设计,没有什么可以解释了。 但是,无神论者不愿意接受这种观点,但是又无法否认神的“宏大设计”。所以,当科学黔驴技穷,便有人从哲学的角度,提出了所谓的“人类原则”(anthropic principle)。这是一种哲学,也就是说,一种先验的假定。这种假定认为,对宇宙的观察,必须符合观察它的智能生命的观察结果。也就是说,不要问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那样,也不要去问如果这样,如果那样。总之,生命产生了,这是结果,导致结果的原因不是别的,而就是那些恰恰能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 显然,这个哲学是有点霸道了。 “人类原则”有两个分支,“强人类原则”和“弱人类原则”。 “强人类原则”说,宇宙是今天这个样子,是因为有一种力或者说趋势迫使它最终形成智能生命。而“弱人类原则”则认为,宇宙对一切基本常量的恰到好处的“微调”如重力常数、弱核力、普朗克常量,而让生命得以产生,是因为我们恰好生存在这样的一个宇宙中,如果有另一套宇宙常数,那么,就有另一种情况,例如另一种生命形式,恰恰观测到那一个宇宙。 弱人类原则,可以被称为一种“选择偏见”。显然,这两种原则,都是从最后的智能生命作为观察者角度出发的,这也是他们被命名为人类原则,甚至被中文翻译成“人择原则”的原因。 “人类原则”有很多可批评之处,在我看来,他们最大的问题就是霸道----好比你问一个问题:为什么结果会这样?原因是什么?而回答的人说,结果就是如此,原因就是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 显然,如果接受这种霸道的理论,关于宇宙的科学研究都没有必要进行了。因为无论将来发现什么,你都可以说,它就应该是那个样子,它不能是别的样子,因为只有如此才是符合我们人类观察结果的。 这种既不能证明,又不能证否的的东西,让人大为头疼。基督徒可能要说,那么这个与无法证否,也无法证明给人看的神之存在,有什么本质区别?你“人类原则”说,宇宙存在的条件,必定允许宇宙的观察者产生,否则宇宙之存在毫无意义。“神创世说”也认为,世界被创造成这样,就是为人的产生创造条件,否则世界存在毫无意义。这都是“恒真逻辑”(tautology),其本身无法辩驳。 显然,无论你是信仰哪种学说,是人类原则,还是创世论,都隐含这一种观点,就是说,人类的出现绝非偶然,宇宙年龄、太阳系大小格局、地球的自传速度、月球的距离、重力常量、夸克的质量、恐龙灭绝、人类出现时间,等等等等,都是精心设计过,恰好允许最终有智能生命来观察这无穷无尽的奇妙世界。 确实,“有”比“无”更让人难以捉摸。“没有”可以理解,“有”难以理解。因为一旦”有“,那么就会有人来问:为什么会有?有的东西为什么会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人怎么会有?为什么人是这个样子? 为了这些问题,多少人愁白了头。最后只好提出神创世论或者“人类原则”甚至修改版的“人类原则”来终结这个问题,所谓的终结,并不是让人信服的解释,而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霸权解释。 然而,无论是人类原则的多重宇宙,还是神的创世论,都隐含着一个命题,那就是,宇宙的无穷无尽,以及知识的无穷无尽。在这无穷无尽里,今天的真理,明天也许就是谬论,或者说部分适用。在无神论科学派那里,就是不可知论,在基督徒那里,就是神永不可知的奥秘和经纶。 在罗素看来,中国人都是一神论者,我们眼里的天,就是至高的上帝。所谓帝王天子,就是经营天国的上帝经营尘世的代表。与日本不同的是,中国的天子不是无条件的,一旦违背天意,例如民不聊生了,就有那些自命为替天行道的人来“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如此朝代更替,天子轮流做。皇帝虽然轮流做,但是没有中国人说,天(上帝)已经死了。 一切事物,都在“天”的安排下:从第一推动,到宇宙大爆炸,恒星发热,行星归位,地球转动,生灵滋长 ..... 从三皇五帝、夏桀商汤,到秦皇汉祖、魏晋五胡,从宋时膏梁到蒙古入侵,从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而葬送了汉人土地,到满清闭关自守和鸦片战争唤醒中国人的“世界意识”,从自强然而先天不足的洋务运动到庚子拳乱,从甲午海战到公车上书,从百日维新到辛亥革命,然后从宪政尝试到中华民国的训政,直到新朝解放,之后纷纷乱乱的革命、打倒、清算、篡夺,直到经济体制改革...... 一切都是天(上帝)意,丝毫没有人类选择的迹象。 于佛蒙特

Recent Posts

See All
耶鲁大学课程《欧洲文明1648-1945》 第十二课 19世纪城市

十九世纪的城市增长和城市化 十九世纪见证了非凡的城市增长和城市化,两者有明显的区别。城市增长指的是城市人口的增加,而城市化则是指生活在城市地区的人口比例的增加。 城市地区的阶级隔离地理 十九世纪的城市增长和城市化导致了日益加剧的阶级隔离地理,城市中显示出繁荣的西部与较不繁荣...

 
 
 
克尔凯郭尔

像马克思一样,克尔凯郭尔的哲学也是对黑格尔综合体系的反应。黑格尔认为,哲学在他建立起终极目的或理解了人类生命的终极目标之后,基本上已经完成了使命。黑格尔的百科全书式体系似乎是哲学的终结,前提是你接受他的论点。而克尔凯郭尔讨厌黑格尔体系中的一切。他讨厌它自鸣得意的确定性,讨厌...

 
 
 
马克思与基督教

马克思对十九世纪哲学做出了最重大的贡献。马克思的目的不是综合雅典和耶路撒冷传统,而是综合并统一不同哲学趋势中的分散元素。其中最重要的是将来自休谟和亚当·斯密的英国怀疑主义、经验主义的政治经济学传统与黑格尔将人类历史解释为一系列渐进发展的理想主义传统结合,并把它们与第三种元素...

 
 
 

Comments


Post: Blog2 Post

©2022 by Train of thoughts.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bottom of page